父親今年八十一歲了,依然硬朗的身體,胸襟豁達的性格,永不服輸?shù)囊庵?,與時俱進的思想,使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冀,也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子孫們……
父親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對子女們教育的重視。因為我們村副業(yè)很發(fā)達,在周邊村中屬于富裕村,父親沒有文化,后來是通過識字班和夜校學習才學會了寫信和計數(shù)。記得父親寫的信總是白字連篇,而我也總能理解他的意思。吃了沒有文化的虧后,身為支部書記的父親對教育最重視,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學校,享受最好待遇的是教師,因此,恢復(fù)高考后我們村里在附近幾個村里考出的大學生也最多,這應(yīng)該與父親重視教育有很大關(guān)系。我兄弟姊妹七個,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(zhì)貧乏的日子里,孩子的吃飯都是問題,但無論怎樣艱難,父親都要求我們兄弟姊妹要上學讀書,因為他深深知道不讀書帶來的苦難。
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,農(nóng)村生活也開始逐步富裕起來,父親也因為年齡緣故在1987年后不再擔任支部書記,但他依然在村里發(fā)揮著老支部書記的傳幫帶作用。他不僅關(guān)心子女們的成長和進步,也時刻關(guān)注著村里的發(fā)展變化。后來我們陸續(xù)通過當兵、招工、考學離開了他的身邊,并逐一成家立業(yè),搶著讓父親到各自工作的城市生活,但父親卻離不開故土,直到現(xiàn)在依然生活在村子里……
記得2009年父親生日的那天,正好趕上清明節(jié)后的第一個周末,我們兄弟姊妹都回家給老父親過生日。父親年近八十歲,在村里也是長壽老人了,可是思路很清晰。宴席持續(xù)到下午三點了,老人借著酒勁兒,還是不愿撤席,當著老少幾十口人唱起了京劇《蘇三起解》,盡管孩子們對他唱的歌詞不十分明白,還是為老父親那精神頭兒感到高興和快樂。酒席結(jié)束時,父親高興地說:“你們放心工作吧,我有自己的生活樂趣。如果你們遇到問題,歡迎回家。老頑童還有一點小智慧等著你們呢?!?BR>這就是我可愛的父親,總是那么豁達,總是那么無私,總是默默地無怨無悔地付出。
□齊建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