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雨凡
韭菜原產我國,它和茶、桑一樣,傳遞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基因。韭菜在中國有幾千年的種植歷史,《尚書·夏小正》中有“正月囿有韭”的記載?!对娊洝め亠L》中也有“四之日其蚤,獻羔祭韭”的詩句。那時的韭菜,和羊羔并列為祭品,皇室貴族用來祭神或祭祀祖先,可見在古人心目中,韭菜非家常菜,在蔬菜中地位很高。
《說文解字》中對韭字這樣解釋:“韭,菜名,一種而久者,故謂之韭。”“韭”字,大概象形、會意二者兼有之,下面的“一”字表示韭菜植根的大地,大地是一,很有哲學的意味: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?!熬隆弊种械摹胺恰?,表示可以收割三次,三和九一樣,在傳統(tǒng)文化中代表了很多。一茬一茬地連續(xù)收割,收割過后,韭菜就會自動生長。只一個簡單的“韭”,就具有這樣豐富的內涵。
在歷史上,韭菜經過兩次大規(guī)模的種植,變得很普遍了。西漢渤海太守龔遂要求每人種植一畦韭菜,以備荒年。那時就出現(xiàn)了韭菜種植專業(yè)化。北宋初年,趙匡胤下令讓10歲以上的男女每人各種一畦韭菜(宋代稱之為豐禾),想來趙匡胤是一位愛食韭菜的皇帝。
歷代文人頗愛韭菜。六朝的周顒,清貧寡欲,蔬食為生。文惠太子問他蔬食何味最勝?他答曰:“春初早韭,秋末晚菘。 ”春回大地,陽氣上升,韭菜得陽光照耀,綠得可愛,一派欣欣向榮。此時的韭菜味道最佳。
在寫韭菜的詩句中,最喜歡杜甫的《贈衛(wèi)八處士》:“夜雨剪春韭,新炊間黃粱。主稱會面難,一舉累十觴。十觴亦不醉,感子故意長。明日隔山岳,世事兩茫茫。 ”為何夜雨剪春韭?一是衛(wèi)八傾其所有,連夜招待多年未見、鬢發(fā)蒼蒼的好友;二是古諺說“日中不剪韭”,收割韭菜以下雨天為最佳。在一個春雨綿綿的晚上,歷經離亂漂泊的杜甫,來到衛(wèi)八卜居的山村。兩人相遇,乍驚乍喜,如夢如幻。主人趕忙囑咐兒女羅酒漿,剪春韭,炊黃粱。于是兩位久別重逢的老友,開懷暢飲,細說別后滄?!匠5囊活D飯,在詩人的筆下有了不平常的意味。
杜詩中的韭菜,美好之中多了一份沉郁的滋味。鮮嫩的春韭,滋味悠長,卻擋不住世事茫茫和人間滄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