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琇榮
若不是一場秋雨的提醒,斷不會想到已是初秋時節(jié),一切匆忙的,如同午后透過婆娑枝椏落在稿紙上的點碎陽光,從這頭,悠忽間移到了那頭,似乎可以聽到時間的腳步輕快地跳躍著,漸行漸遠?!痘茨献印ふf山訓》:“見一葉而知歲之將暮”。其實也不盡然。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定論,比如葉子尚綠,便遇到了致命暴雨,被風裹挾著落下腐爛在泥土里。而我們似乎已經(jīng)習慣了這樣意外的存在,仿佛那本該如此,正如寒蟬凄切、蓬草衰黃、雁去無留意,原都是秋天應有的一樣?!跋s聲未發(fā)前,已自感流年”。秋天總是感傷的。與其哀嘆時間易逝,倒不如在這天高云淡、夜雨微涼的日子里,趁歲月靜好,在白云堆砌的山坳里,放逐怒放了一春一夏的心情,像一株植物,用細微的半蘇醒意識緩慢、靜默的方式。
喜歡秋天,喜歡它碩果累累,更喜歡它沉寂蕭瑟。它不偏不倚地站在四季中央,不貪念繁華,不畏懼消亡,像個立于塵囂之上的哲人,于熙攘中冷眼觀望。
假如萬物凋敝的冬季昭示著一場大地真相的來臨,那秋,無疑是以一種隱喻方式在做著四季中最深情的告白,用枯萎、用凋零、用豐盈的籽粒,用凝結(jié)天地之間最博大的愛給予萬物生靈以生命滋養(yǎng),從繁茂到萎頓,從蔥郁到頹靡,耗盡心力無怨無悔。
曾看到一句話:文學的意義在于為人性提供良好的基礎(chǔ),其美感高于思想。甚不以為然。帕斯卡爾說:“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蘆葦”。誠然人如葦草一般脆弱,但他全部的堅韌與尊嚴來自于思想,它讓人在物質(zhì)浩渺和精神空茫之間孜孜不倦,尋找著存在的意義與真相。而文學離真相最近,無論是高貴的、卑微的靈魂都將被坦露在陽光下晾曬,靜待時間裁決,讓人性中的善、惡在偶然或必然的安排下,于某一時刻恰逢其時地相遇,然后,相視一笑,彼此達成和解!
站在一片浩蕩的秋里,驚嘆于沃土力量的同時,不得不感念春天的選擇,它們仿佛是風的孩子,所到之處,芽和苞輕易的破土、拔節(jié)、爆裂,長出花朵和果實,給予秋飽滿的豐碩。偶爾想,假如自己在春天吞下一粒葡萄籽和幾把土壤,喉嚨里是否也能生出一蓬枝蔓糾纏的葡萄藤來,然后,用一根竹子搭成架,自己躲在蓊郁的綠里數(shù)繁星點點。而那根竹子必是要選用五年生毛竹,從中一劈為二,兩端削得尖尖的,像腋下的肋骨,或者像一根挺拔的脊梁!
因為,萬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存活于世,或以華麗的皮毛,比如孔雀;或以堅硬的骨頭,比如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