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城隍廟大殿
城隍廟,明朝永樂九年(1411年)知州何原建設,廟前的街,就叫市場街。
最初的這條街,叫城隍廟街。1928年,城隍廟改建為中山市場后,改稱市場街,1930年曾改名招商街,但老百姓仍習慣叫市場街,一直用到解放后。
目前,這條街是三八路銀座商城前的一段。市場街在變遷,但市場的氛圍一直在延續(xù)。
最初名為城隍廟街
現在的市場街,1928年以前叫城隍廟街。
城隍廟是舊時專門祭祀城隍的場所。德州城隍廟是“州城隍”級別修建的,檔次較高。山門里有戲樓一座,戲樓以北為正殿,內供城隍爺的泥塑像。大殿后有一座閣樓,為城隍爺的后宮,內供竹木制作的城隍爺和城隍奶奶神像,神像有機關控制,可以站起來,也可以坐下。正殿兩側各有偏殿五間,內供十殿閻君。戲樓兩側各有一座大殿,和數間道房,供廟里的道士們居住。
城隍廟由于有良好的群眾信仰基礎,每逢初一、十五信眾如潮,摩肩接踵,周邊百姓過境必經,因而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城隍廟小商品市場,有力地促進了城隍廟街(市場街)和喧嘩角的市場繁榮。
每年臘月里趕會,會期一個月,這期間是德州最熱鬧的時候。賣年畫的、賣紙花絹花的、說書唱戲的、打把式賣藝的、跑馬戲的、拉洋片的、算卦相面的、賣野藥的、押寶賭博的擠滿了大殿前后廣場。茶館酒肆、飯鋪小吃、攤販隨處可見。四里八鄉(xiāng)的人們摩肩接踵,有的燒香還愿、拜佛祈福,有的置辦年貨,熱鬧非凡。
城隍廟里,每年還有米、衣服、棉被、醫(yī)藥、棺木等的施舍。每年農歷十二月廿五為最大的一次施舍活動,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規(guī)模的施舍。還有為人主持公道,排解糾紛的活動。在舊社會每年除夕之夜,城隍廟戲臺上都有一場木偶“魯戲”。因那時窮人多,三十晚上因躲債,有家難回、無路可走的,只得進城隍廟看“魯戲”當作“守歲”。有樂善好施者,派人捎帶“紅包”,悄悄地分別送給那些窮苦人。
市場街得名中山市場
1928年4月27日,二次北伐全面成功,政府宣布破除迷信,城隍廟里的神像全部被拉倒,廟址改為中山市場,城隍廟街改稱市場街。
市場南北長100米,東西寬60米,廟內的84間房屋分為元、亨、利、貞四個等級,出租給經營業(yè)戶,每月房租可收入150元左右。經營內容主要有綢緞布匹、成衣鞋帽、文具圖書、五金刀剪、首飾銀樓、刻字印刷、古董玉器、兒童玩具、戲裝樂器等。還有理發(fā)、照相、酒館、診所等服務行業(yè)。城隍廟東廊房、西跨院三皇殿改為說書場兼營茶座,租給傅立山等人;大殿以東修建戲院一座,最初是席棚搭設,后擴建為磚木結構的二層劇場,能容納觀眾700人。名演員金剛鉆、小香水、銀達子、李和曾都在這里演出過。另有幾家在廟門外及廟內空場上自己搭建的房屋,經營飯鋪、茶館等,規(guī)模很小。賣小吃的見縫插針,隨地設攤,使市場顯得格外熱鬧。
市場建成后,經常有一些江湖藝人及醫(yī)卜星相人士在市場空地上賣藝謀生,使城隍廟搖身變成德州最繁華的商業(yè)中心和娛樂場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