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明福
夏津縣渡口驛是個有著近千年歷史的運河古鎮(zhèn),位于縣城西北20公里處,是渡口驛鄉(xiāng)政府所在地。明清時期,渡口驛一帶盡得運河之利,不僅是夏津縣管河衙門和水次倉的所在地,其經濟繁盛程度也是備極一時,是略小于縣城的夏津境內第一大鎮(zhèn)。
1名稱源自夏津水驛
夏津縣境內運河,南 由此推斷,渡口驛應是先起本縣的師堤村,經白 有渡口,后設驛站,爾后莊、三店、邢莊、南口、北 “渡口驛”地名出現(xiàn)。其實口、西李莊、珠泉屯、渡口 渡口驛的水驛只存在于明驛等村,至管辛莊出境, 代,清初即被裁減。據縣志全長22.22公里。這段運 記載,渡口驛水驛在城西河屬于純粹人工開挖,故 二十公里,明洪武二十八彎道較多。由于夏津東部 年(1395)建,額設驛丞一區(qū)域屬于漢黃河故道,其 員,吏一名,庫子五名,館地勢高亢,又加陳公堤的 夫三名,水夫二百八十名。作用,故而位于夏津西部 但清順治十六年(1659),的運河沿線不僅地勢低 夏津水驛被裁并到臨清州洼,而且它的東岸還一直 的清源水馬驛,衙署俱廢。依偎著兩個大型湖泊,即 到了一百年后的乾隆時白泊(白馬湖)和蓮花池。 期,人們已經說不清夏津
明清夏津縣的行政區(qū) 水驛的準確地址了。劃與今有所不同,不僅沒 清代夏津水驛雖然不有從撤銷的恩縣劃入的雷 存在了,但夏津縣民和渡口集、常安集、蘇留莊、左王 驛一帶仍與朝廷的政治活莊四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90余村,那 動分不開。一是康乾二帝南時渡口驛鄉(xiāng)所在的運河北 巡,夏津縣的文武百官還得岸尚有五公里長、約128 由知縣帶領到渡口驛的水頃的土地屬于夏津縣境。 次倉接駕或送駕,如需皇帝當時運河的南北渡口同為 召見就得提前趕到臨清清一個村莊,統(tǒng)稱渡口驛,只 源驛等候;二是雖然隸屬本不過運河北部稱北渡口 縣的水館驛被裁撤了,但夏驛,南部稱南渡口驛。北渡 津縣還得繼續(xù)為清源驛提口驛曾有驛站一座,史書 供里甲夫馬,有時還得為甲稱夏津水驛,明永樂年間 馬營水驛提供物資幫助。道設置,承擔驛傳往來郵遞。 光《續(xù)武城縣志·巡幸》就曾南渡口驛有夏津水次倉, 記載:甲馬營水驛接待康乾又稱兌軍倉,每歲冬于此 二帝的“米、面、豬、羊、鵝、收糧兌軍。渡口即為連接 鴨、柴炭,武城備辦,夏津協(xié)南北渡口驛的唯一通道。 辦?!?/p>
2存世六百年的“理河廳”
運河流經夏津縣西 驛、潘家口起,北至橫河境,離縣城距離較遠,為 口止,計長十里。具體管便于及時處理運河事務, 理境內的孫家口、郝家統(tǒng)治者便將管理運河事 圈、潘家口、橫河口四個務的衙門設置在遠離縣 淺鋪,額設淺夫25名。城二十公里的運河岸邊, 清代夏津縣又增加管這與鄰近的恩縣相類似。 理運河事務的縣丞一職,恩縣所設叫“縣丞署”,即 辦公地點仍在渡口驛,辦“恩縣二衙”;夏津縣則是 公場所仍稱“理河廳”。但叫“理河廳”,聽起來更專 可惜的是,明代修建的業(yè)、更具體。恩縣的“縣丞 “理河廳”堂署已經俱圮,署”不僅僅限于管理河 清代的“理河廳”一直是務,也對周邊鄉(xiāng)鎮(zhèn)村行駛 租賃民房辦公。行政權力;而夏津縣的 民國建立后,明清管“理河廳”,則不負責周邊 理運河的理河廳也隨之村鎮(zhèn)的行政事務。 廢止。運河的所有事務歸
據《夏津縣志》所記: 屬縣政府第四科(后改為“理河廳署,主簿治河處 實業(yè)局,又改為建設局)也。成化十七年(1481) 管理。建國后,運河事務代管河道典史黃詡奉檄 統(tǒng)歸運河管理段管理。管創(chuàng)建。正德元年(1506) 理段始建于1957年5月,主簿惠鳳、嘉靖六年 址在北口村。1958年10(1527)主簿李晉陽繼 月,夏、武合縣,段址曾遷修。中為正廳三間,北為 武城縣城。1961年7月,后廳,南左右為廂房,中 夏、武分縣,運河管理段為儀門一間,左右角門, 遷回北口村。2001年10大門左為主簿住宅,右為 月,管理段改稱河務局,廠,椿草貯焉”。 下轄白馬湖、鄭保屯南、
明清夏津縣理河廳所 鄭保屯北和渡口驛四個管河道,東岸南自孫家口 護堤隊,隊員由沿河村莊鋪直隸清河縣界起,北至 遴選的48位村民組成,負橫河口武城縣界止,計長 責運河堤岸的樹木及防二十七里;西岸南自渡口 汛土石等用料的管護。
3業(yè)已消失的眾多古跡
1.夏津水次倉
乾隆《夏津縣志》載:水次倉為官駐征漕之處,距縣治四十里,在衛(wèi)運河南岸。成化二十二年(1486)知縣張恕建,嘉靖十六年(1537)知縣易時中重修。大門三間,內廳五間;東西岸各廒九間,南廒六間。歲收粟米候軍兌運。崇禎年間俱廢。清順治八年(1651),知縣夏人佺于衛(wèi)河東南岸買游擊李敦厚宅改建,大門一間,中門兩間,北官廳三間,東西房各三間,東西廒各四間,廳后廒各九間 。康 熙 五 十 九 年(1720),知縣劉信烈捐募創(chuàng)建廒神廟一座,重修倉廒十六座,分別為子廒、丑廒、寅廒、卯廒、辰廒、巳廒、午廒、未廒、申廒、酉廒、戌廒、亥廒、豐廒、潤廒、行廒、盈廒。又大廳三間,東西房各三間,廚房二間,大門、儀門、馬棚、圍墻俱修理完整。其后清代歷任夏津知縣無不對水次倉加意修葺、增建。
夏津水次倉所儲漕米,多為本地所產,亦間有代儲的外地漕米。明清時漕米按丁畝征繳,征繳中按“里”設點,分頭征收;征繳后,統(tǒng)一運送水次倉貯存。每歲冬漕糧兌運時,渡口驛一帶的運河上“檣桅如林,漕船首尾相銜”,密布于河面上。
2.萬窯廠
萬窯廠簡稱萬廠,是夏津縣為北京紫禁城建設而設立的官辦磚窯廠,是明代中前期實行匠人輪班和住坐服役制度的產物。當時夏津縣在今鄭保屯的窯廠村還有一處窯址。兩處磚窯均建在衛(wèi)運河的河套內,一是可就地取土,二是便于貢磚運輸。后由于匠人輪班和住坐服役制度被以銀代役的雇傭制度所代替,窯廠的燒磚行為不再與政府有關,其價格、產量完全歸市場調節(jié),夏津縣的兩處官磚窯便開始轉入民營,具體消亡的時間不清。萬窯廠于民國時期遷出河套,改名為“管辛莊”。
3.月堤
史書記載月堤在縣治西四十里,衛(wèi)河之東西內岸也。因外岸不足以防水患,故再次修建內堤。后因年久失修,造成嘉靖九年(1530)河決外堤,老百姓的廬舍田禾蕩然一空。嘉靖十六年(1537)、十七年(1538)兩個秋天,運河反復決溢,老百姓生活無著,經濟異常凋敝。知縣易時中采納縣主簿胡尚仁的建議,在運河堤內修建東西兩段月堤。月堤于嘉靖十八年(1539)春開工,投入縣夫1705人,暨德州九屯夫230人。大家奮戰(zhàn)三月有馀,工程告竣。百姓高興地奔走呼號。是役,德州千戶鈕繼先,裴家圈巡檢李宗祿均有功勞于民。
4.觀音堂與石佛寺
渡口驛河口原有觀音堂一座,創(chuàng)建于明永樂年間。由于歷代相繼增修,規(guī)模逐漸變大。至成化間,遂用石頭雕刻成一座高近一丈的釋迦牟尼坐佛,并雕刻出觀世音諸菩薩,由此改稱觀音寺。嘉靖年間,河崖因沖刷而崩塌,乃移寺至街北路口。雍正時知縣方學成發(fā)現(xiàn)寺宇傾圮不支,曾動重修之念,但限于經費未能如愿。幸好鄉(xiāng)紳閻進才和村民隋自成等人募集貲材對其重修。工程開始于雍正十三年(1735)夏,第二年秋訖工。重修后的寺院崇楹厚棟,煥焉改觀。像設聿新,輝煌照耀。且易名曰“石佛寺”。
4衛(wèi)河古渡詩贊多
“衛(wèi)河古渡”是明清夏津八景之一,指的是渡口驛一帶的風光景色。
在長達近六百年的運河暢通期間,這里為漕運所經,其水縈紆回合,屈曲北注,引得無數詩人墨客盡情發(fā)揮。明后七子之領袖的王世貞有詩:“河流曲曲轉,十里還相喚。那比下江船,揚帆忽不見”。右贊善顧紹芳《舟行即事》則云:“愿得三千里,飛帆一夜還。生憎衛(wèi)河水,十步九成彎”。
渡口驛河道又是舟楫相接,千帆若云,渡口也是百業(yè)繁榮,儼然鬧市。
明前期夏津知縣薛正詩曰:“衛(wèi)河古渡界鄃城,一派洪荒拱帝宮。萬里遠通交廣地,四時常帶霧煙清。陸經南北依稀見,舟艤東西密邇橫。漕運便民充國用,謳歌擊壤樂升平”。晚清夏津知縣郝植恭的《渡口驛》則曰:“一騎花驄柳外過,云連古剎望巍峨。雨遲秋麥耕新綠,霜晚冬棉拾正多。荒驛人稀誰系馬,沙堤水靜不揚波。歲收幸獲稱中稔,賽社村村鼓腹歌”。(臨清市博物館原館長馬魯奎、夏津縣史志辦原主任李宏升兩同志對該文進行過具體指導,在此表示感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