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世紀初德州農村的孩子們
由兵轉農,德州民風一變來自盛世太平
由于政治的相對穩(wěn)定,德州逐漸失去軍事要塞的地理位置。首先是衛(wèi)所官員由世襲制改為任命制;然后衛(wèi)所內部的“民化”過程加速,駐軍穿渠引水,開荒種田,以保證給養(yǎng);最后當政者因勢利導,以并入州治的方式使衛(wèi)所制度變?yōu)闅v史陳跡。
衛(wèi)所制度的取消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德州的城鎮(zhèn)人口增加,土地面積增加,政府財政收入增加,基礎設施投入也增加。為了限制土地兼并,恢復農業(yè)生產,清政府采取“重農抑商”政策,把一部分田地歸還農民墾種,并在實行開墾荒地之初,“免其雜項差役,三年免科,或通計十年,方行起科”等辦法,還頒布“盛世滋丁,永不加賦”令,重視興修水利。經濟的繁榮,人口的激增,手工業(yè)的發(fā)達是這一時期德州最顯著的特征。據(jù)考證,德州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為明洪武二十四年,當時有4830戶,28899口人。發(fā)展到明萬歷九年,有8887戶,50130口人。到乾隆五十二年,有35550戶,160780口人。
伴隨著社會的穩(wěn)定,經濟的發(fā)展,興辦學校,提倡儒家教育,頗有成效,民風也隨之一改。地方志上有著“貴德恥爭,民淳訟簡”“文風日盛,家弦戶誦,以氣節(jié)相高,無論貧富,見義必為,饒有古遺風”等記載。當時的德州設有一種特殊的半官、半民的“賓興館”,《德縣志》記載:科舉時代,生員、舉人籌赴省城、京城考試,路途遙遠,交通不便,雖然官府有公車費,但經濟不豐者亦常有路費不足之虞。為鼓勵科第進取,賓興館就應運而生了??婆e考試三年一次,在距離考試還有一個月的時候,德州這邊就開始忙活起來。地方官員會在公堂內設宴,招待所有準備應試的考生,公堂外,正門前面架設有彩橋,考生到來時,知州帶領全體工作人員親自迎入大堂就座,把酒言歡,寄以厚望。宴席結束后,德州最知名的藝人會裝扮成魁星點元、嫦娥散桂,在古樂聲中簇擁著考生一步一步登上彩橋,進行送別,以表示期盼榮歸故里之意。
清朝以來,德州中舉的有153人,除一部分考上進士外,少數(shù)被封為知縣,大部分成為學政、教諭和訓導。鄉(xiāng)試的第一名叫解元,德州的解元有:康熙年間李濤、孫勷,乾隆三十年李有基,乾隆三十年趙大經為亞元,光緒元年佟燦章。
世家多、復轉軍人多造成了德州官宦人家多、有錢人多。當年德州城西北有“馬道街”,清代有“衙門城”之稱。這種情況一度也促成了德州人說話辦事講究“外場”的性格。受過別人的好處,總惦記著回報。別人有事相求,先滿口應允,然后極力去促成,讓人心里熱乎乎的。民間歷來有自行排解糾紛的風氣,請德高望重的出面,將復雜問題簡單化,在雙方都過得去的情況下來上一句:“看我的面子,就這么著啦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