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 晏嬰是高密人,齊河縣城晏城,是晏嬰的食邑(采邑)。關(guān)于晏嬰的食邑,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有多少、是哪兒,只零星記載著,齊莊公、齊景公曾數(shù)次給晏嬰增加食邑,都被晏嬰謝絕。明確是晏嬰食邑的,唯有晏城。
??? 晏嬰是一位德才兼?zhèn)涞南鄧?,晏城因晏嬰得名,堪稱齊河的驕傲。
??? 近日,筆者讀《晏子春秋》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被齊河人忽略的事,就是晏嬰退休后,把晏城歸還給了國家。歸還的過程,一波三折。
??? 據(jù)《晏子春秋·內(nèi)篇雜下第六》記載,晏子年老退休以后,向齊景公提出,把食邑歸還國家,齊景公不許,說:“從我們先君丁公到現(xiàn)在,齊國大夫中,從來沒有年老了就歸還食邑的人。而今,先生您要這樣做,這是有違國家固有法規(guī)的,是在拋棄我?。?”晏子答道:“我聽說古代侍奉君主的人,都是權(quán)衡自己的道德然后決定俸祿的。道德淳厚就接受俸祿,道德微薄就歸還俸祿。這樣做,一方面是彰明了君主的聲譽,同時也是為了讓下邊的人廉潔。我年老了,道德微薄,缺乏才能,不能像壯年時那樣為國效力了,卻仍然享受豐厚的待遇,這就是在掩蓋君主的賢明,而縱容下邊的人貪婪?。〔豢梢赃@樣做。 ”
??? 齊景公仍舊不許,說:“從前,我們的先君桓公,因管仲為齊國的政事憂慮操勞立下了大功,所以當(dāng)他年老后,桓公便把按例收取的市租賞給他,連他的子孫后代也都得到了惠澤。而今,先生您給我當(dāng)相,我也想仿照此例,讓您的子孫后代享受同樣的恩惠,難道不可以嗎? ”晏子答道:“從前,管子侍奉桓公,桓公的道義超過了其他諸侯,恩德普施于百姓。而今,我侍奉您,國家僅僅和其他諸侯國處于同等地位,在百姓那里卻聚積了許多怨恨,我的罪過不小,可是您還要賞賜我,難道我這個不賢德的父親,還要替不賢德的子孫接受豐厚的賞賜,因而損害國家和人民的道義嗎?況且,道德微薄,俸祿卻豐厚;才智昏惑,家室卻富足,這就是使貪婪昭彰,而且違背圣賢的教誨。我不能這樣做。 ”
??? 齊景公仍不答應(yīng),晏子退出朝廷。過了幾天,晏子去朝中,得到機會,還是堅決地交出了食邑,又交出了一輛車子。
??? 晏城,到底從晏嬰的名下出來了。但是,晏嬰去世二千五百年以來,晏城仍以晏嬰命名,這是為什么呢?
??? 幾百年前,乾隆皇帝南巡經(jīng)過齊河,行宮設(shè)在華店鎮(zhèn)韓莊村北的晏子祠。他因此得以和晏嬰“近距離接觸”,遙想晏嬰的美德和風(fēng)范,心中充滿仰慕,提筆寫下了一首詩:
彰君賜固服桓子,執(zhí)彼鞭猶慕史遷。羸馬敝車一時耳,晏城千古屬斯賢。
??? “羸馬敝車”,說的是晏嬰身為相國,生活儉樸,乘坐的是一輛羸弱的老馬拉的舊車。齊王看不下去,送他一輛新車、四匹好馬,晏嬰婉言謝絕,說:“您讓我治理群臣百官,我節(jié)制衣服、飲食的供養(yǎng),為齊國百姓做出表率,還常常擔(dān)心百姓會奢侈浪費而不考慮自己行為是否合適?,F(xiàn)在,四匹馬拉的大車,您作為君主乘坐著,我作為臣子也乘坐著,百姓如果也效仿,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,我就沒有辦法去禁止了。 ”于是,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大地上,那輛獨一無二的老馬拉著的舊車,載著這位德才兼?zhèn)涞囊淮?,巡視國土,興利除弊;出使列國,不辱使命。
??? 晏城雖然被晏嬰歸還了國家,但是,乾隆皇帝的詩,寫出了從一代代中國人從國君到普通百姓的心聲,也是齊河人的心聲:
??? 晏城千古屬斯賢。
□ 姜仲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