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魯庸興
當前,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到攻堅階段。過去,拎著米面油慰問或發(fā)個紅包的扶貧方式,起不了授之以漁的目的。
帶領農民脫貧致富,關鍵要充分激發(fā)農民的自我發(fā)展能力。扶貧要從“根”上扶。 “根”在哪里? “根”在產業(yè)。產業(yè)越大,產業(yè)鏈越長,扶貧這棵樹就越茂盛,要充分了解每個貧困戶的家庭情況,真正做到“因人因地施策、因貧困原因施策、因貧困類型施策”,由“輸血”轉為“造血”,才有更強的針對性,也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幫人幫到底,扶貧扶到位,精準扶貧也要做好“售后服務”。在對貧困戶開展產業(yè)扶貧之前,也要先問問貧困戶會不會種,愿不愿養(yǎng),并切實采取措施使其打消顧慮,在生產及銷售上提供“一條龍”的扶持政策和“售后服務”,在引進幫扶項目的同時,還應該在土壤水質等環(huán)境檢測、種苗提供、技術技能支持、產品營銷等形式進行更深層次的幫扶,解決了貧困戶技術難題和銷售難題的后顧之憂,才能讓貧困戶種得安心、養(yǎng)得踏實,這樣的扶貧活動才真正取得了預期效果。
精準扶貧要做好“售后服務”,要建立扶貧工作檔案進行歸檔保存,真正做到“把領導的智慧帶下去、把領導的責任帶下去、把領導的監(jiān)督帶下去”,真正做到“對象不脫貧我們不脫責、對象不鞏固我們絕不脫鉤、對象不提升我們絕不脫崗”,要讓貧困戶看到希望,充滿信心,樂于接受扶貧提供的產業(yè)項目,才能真正達到脫貧致富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