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11日,德州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通報2019年冬季(2019年12月-2020年2月)氣候事件及春季(3月-5月)氣候預(yù)測。
冬季氣候特點
(一)降水異常偏多
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59.7毫米,較常年偏多46毫米,較去年偏多51毫米。較常年、去年均異常偏多。禹城最多,為76.2毫米(較常年偏多60毫米);寧津最少,為49.6毫米。
(二)氣溫明顯偏高
全市冬季平均氣溫1.0℃,較常年偏高1.8℃,較去年偏高1.6℃。各縣市平均氣溫在0.5℃(慶云)~1.8℃(禹城市)之間。與常年、去年比較,各縣市平均氣溫均偏高。
(三)日照略偏少
全市冬季平均日照時數(shù)409.9小時,較常年偏少95.1小時,較去年偏少6.0小時。各縣市日照時數(shù)差異較大,武城最少,為364.5小時;禹城最多,為584.2小時。與常年比較,除禹城外均明顯偏少。
冬季主要氣候事件
(一)全市降水異常偏多。 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59.7毫米,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歷史第一位。共有9次雨雪天氣過程,其中1月5日到7日、2月14日至15日過程降水量10毫米以上、部分縣市達(dá)20毫米。
(二)全市氣溫明顯偏高。全市冬季平均氣溫1.0℃,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歷史第三高(2002年最高,偏高1.4℃);從冬季逐旬平均氣溫演變來看,除12月上旬較常年偏低外,其他各旬均較常年偏高;其中1月下旬較常年異常偏高,偏高3.0℃。全市氣溫異常偏高,按照暖冬國家標(biāo)準(zhǔn),全市11個縣(市、區(qū))均屬強暖冬。
(三)大霧日數(shù)歷年最多。今年冬季大霧38天,為歷史同期最多。其中12月6-11日連續(xù)6天出現(xiàn)能見度不足200米、局部小于50米的強濃霧天氣,給交通出行帶來不利影響。今年冬季市氣象臺共發(fā)布大霧預(yù)警信號28次(黃色預(yù)警9次、橙色預(yù)警11次、紅色預(yù)警8次)。
(四)近6年降雪最大。冬季共有4次降雪過程,其中1月7日全市普降大雪,禹城日降水量突破本站1月歷史極值,平原排名第二,夏津、武城、臨邑、齊河排名第三;武城積雪深度最大,為8厘米,此次過程為2014年以來最大降雪過程。
(五)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階段較差。今年1月冷空氣過程比2019年少1次;月平均風(fēng)速1.5m/s,較常年偏小0.8m/s,較去年偏小0.5m/s,小風(fēng)日數(shù)23天,比2019年偏多7天。共有18天大霧。大氣擴散條件較差。
氣象條件對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的影響及生產(chǎn)建議
自去年小麥越冬(12月10日)至返青(2月22日),平均氣溫0.7℃,較常年同期偏高1.9℃,極端最低氣溫-14.2℃,極端最高氣溫20.2℃;日照時數(shù)351.5小時,較常年同期偏少67.8小時;降水量44.7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多34.7毫米。冬季未出現(xiàn)極寒天氣,小麥安全越冬,降水異常偏多,也有利于小麥越冬及返青期生長發(fā)育。冬季氣溫較高、光照較為充足,有利于設(shè)施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管理。
從目前全市土壤水分自動監(jiān)測站和衛(wèi)星遙感監(jiān)測情況看,我市絕大部分麥田10厘米土壤相對濕度在65~90%,能夠滿足小麥返青前后生長發(fā)育對水分條件的要求。
今年我市小麥2月22日返青,較常年提前4天,較去年提前6天。通過對比分析,今年2月23日和去年同期衛(wèi)星遙感監(jiān)測小麥苗情資料,今年小麥返青后麥苗長勢較好,綠度值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。
春季我市氣溫回升較快,多大風(fēng),麥田蒸發(fā)量較大,容易造成土壤墑情不能滿足小麥生長需求,需要灌溉,補充農(nóng)田水分。小麥澆灌返青水的最佳氣象指標(biāo)是:日平均氣溫穩(wěn)定通過5~7℃,目前我市日平均氣溫已穩(wěn)定在5℃以上,建議墑情不足的麥田及時澆灌小麥返青水,缺肥的麥田要隨水追肥,保證小麥對水肥條件的正常需求。
全市氣象部門將密切監(jiān)視天氣變化,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(yè)。
春季氣候趨勢預(yù)測
預(yù)計春季全市平均降水量為60~80毫米,較常年(79.9毫米)略偏少;季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。
3月:全市降水量8~15毫米,較常年(11.0毫米)偏多。月平均氣溫8~9℃,較常年(7℃)偏高。
4月:全市降水量20~25毫米,較常年(24.1毫米)偏少。月平均氣溫15~16℃,較常年(14.6℃)偏高。
5月:全市降水量30~40毫米,較常年(45.5毫米)偏少。月平均氣溫21~22℃,較常年(20.3℃)偏高。
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
記者|王志冕 通訊員|王萌萌
編輯|李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