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報寧津訊 不久前,在文化部公布的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(xiāng)”中,以雜技表演贏得廣泛聲譽的寧津縣榜上有名。
目前,寧津雜技團及民間團體近百個,一年演出近萬場次,寧津雜技團還多次應邀赴韓國、泰國、沙特、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進行演出,所到之處都受到熱烈歡迎。
在寧津縣文化藝術中心的雜技文博館內(nèi),陳列著數(shù)百件與雜技有關的文物,有渤海軍區(qū)同樂武術馬戲團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活躍在一線的通行證,有雜技藝人使用過的道具,更有徒手走鋼絲橫穿黃河第一人楊云用過的椅子及鋼絲,這些文物令人感嘆寧津雜技名不虛傳。
據(jù)介紹,寧津雜技歷史源遠流長,據(jù)考,早在漢代就有文字記載,在民間廣為流傳。唐宋元等朝,寧津雜技都有很大發(fā)展,至明代進入興盛時期。多年從事寧津雜技研究的楊承田說:“清光緒年間,慈禧太后大擺72道皇會,寧津縣野竹李村‘藝人張’頂竹桿過城門位列皇會之首,成為當時名揚紫禁城、聲震雜技界的風云人物。清朝末年,野竹李村的雜技活動曾出現(xiàn)過一段全盛時期。當時,這個不足百十戶的小村,能出百十個‘大把式’和六十多付‘挑子’。”
據(jù)了解,寧津縣于1956年成立了縣雜技團。1959年又組建了山東省當時唯一一所縣級雜技專業(yè)學校,改變了過去以家庭和親戚為單位的傳承方式。寧津縣先后為全國各級雜技藝術演出團體培養(yǎng)輸送了2000余名雜技藝術人才,這些學員中有50余名參加過出國演出,有20多人曾獲國內(nèi)外雜技比賽大獎。2008年,劉家門第四代傳人劉俊昌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寧津雜技傳承人。
現(xiàn)在,寧津縣每年撥付20萬元資金用于傳承發(fā)展雜技藝術。投入2.8億元的寧津縣文化藝術中心落成,雜技文博館建成免費開放,先后接待參觀者5萬多人次。另外,投資5億元的康寧湖雜技文化主題公園也已竣工,成為又一處公益性雜技文化展示平臺,讓群眾在休閑娛樂中感受雜技藝術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