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瀟瀟里,大地上密密麻麻的野菜,綠蛾子飛動與爬行一般,對我們顯然是鮮活的誘惑。采野菜、食野菜不但詩意十足,也同我們內(nèi)心蘊含的傳統(tǒng)觀念密切相關。仔細說來,國人迎春食野菜,提綱挈領從食蒿開始,而且以食蒿為正宗——白蒿、清明蒿和野艾蒿,這固定的食蒿三部曲,埋伏著一種宗教般的本草情感。
春天吃野菜,中原人最重視早春吃白蒿,相比之下,那比它還早的面條棵、薺菜等等,都要禮讓它,有道是“正月茵陳二月蒿”。說是正月,可往往因為閏月的原因,正月也是挺靠后的。我倒覺得,用早春凌寒而花的望春玉蘭為標志,陽歷2月底或3月初,它是一歲吃蒿的消息樹?!岸露招掠昵?,草芽菜甲一時生?!边@時連綿綠草,仿佛春水漫漶大地,而菌子一樣白蒿的嫩苗,非碧綠,乃灰白色的,絲絲縷縷緊貼漫坡和高崗地出生。挖白蒿不比別的,需要格外用心才有收獲。這兩年,城市嚴格市容管理,小攤和流動攤販消失了,沿街叫賣茵陳白蒿的郊區(qū)人不見了,可茵陳白蒿還是有的,左鄰右舍那賣菜的小鋪,轉(zhuǎn)一下手,都還要爭賣茵陳白蒿。我記得2003年茵陳白蒿的價格,二元一斤,比雞蛋略貴。而今年最早的茵陳白蒿,開口就要十二元一斤,是雞蛋的四倍了。直到春分前后,雜花生樹,地草深密,白蒿變大變綠了,才落到五六元一斤,但仍然比雞蛋貴。
吃茵陳白蒿,首先可祛除濕熱,平肝利膽,是春來養(yǎng)生的第一靈草。但今人和前人食用方法多有不同。按《食療本草》的方法,唐代人切碎了用醋調(diào)著吃。清朝的貴族與雅士,則擅飲茵陳酒。文人曰茵陳有除舊布新之義,每年除夕飲茵陳酒,傳說是老北京的第一佳釀?,F(xiàn)在,河南開發(fā)有茵陳飲料。但是,論春來換胃口,貫通腸胃,我們吃茵陳白蒿,一直是拌面蒸著吃,大碗吃,吃它個肚飽痛快。夜宿之后,排便通暢,一年的腸胃血脈也暢通了。年輕人還要加料水調(diào),放咸鹽和香油。有的太離譜,加上肉絲一塊吃,明珠暗投怪心疼人的。上年紀人和知味者,認著那蒸白蒿的原味吃,什么調(diào)料也不加,貪的就是這一口土地與草蒿混合的味道,滿滿春氣息。天人合一,才是吃茵陳白蒿的最高境界。
春分之后,春風駘蕩,天氣平穩(wěn)回暖,玉蘭開到最盛時——紫玉蘭、黃玉蘭、紅玉蘭、二喬玉蘭混合著競相開放?;春娱L江流域,從豫南直到鄂東與江西,不僅紫藤、玉蘭、泡桐競相開放,還有滿山如火如荼的映山紅。江淮之間,有米有麥,歷來百姓米面共食。大別山區(qū)的河南新縣人,這時上墳祭祖,要將白蒿還有鼠麹草或野艾蒿,混合拌在米面二粉里蒸,叫蒿子饃饃或蒿子粑粑,上供給先人吃,自己也吃。遵從古訓,清明吃蒿子粑粑,當?shù)厝苏f可以把鬼氣帶走。大別山遠接幕阜山,由豫南而鄂東,農(nóng)歷的二月十八到三月三,鄂東大冶人要過“土主會”即菩薩節(jié),大家奮力抬著菩薩游行,搞接力賽,同時村里比賽堆粑山,“印子粑”講究“一白二清三酥”——以秈稻為主,摻入適量的糯米,這些米都是最好的米芯子,用碓臼成粉,取“粑模”印成粑粑;綠粑特地加艾草、鼠麹草,有花鳥蟲魚與龍鳳豬羊各種圖案,一并堆成高高的紅綠粑山祈福。清明時節(jié)的江西婺源,不僅是看油菜花的勝地,爛漫的紫云英也開滿備耕的梯田。這時,年輕的媳婦帶頭提著竹籃子,在綠滿坡陂的地面上,專門找別名叫清明草的鼠麹草。接著家家淘洗鼠麹草,要和了米粉做清明粑,又名黃草粑的。當?shù)厝苏f,吃了清明粑,大人小孩才一歲平安。周王在《救荒本草》里列舉十余種可食之蒿,其中所記的花蒿,注家皆以為就是鼠麹草。《河南野菜野果》記它的別名,叫引火草和清明菜,但豫人的吃法略有不同。
清明之后春老了,先花后葉的玉蘭花也過季了。春夏之間,常青的玉蘭樹,廣玉蘭與白蘭花接著開花。人在旅途再出發(fā),從贛南繼續(xù)向南,過了古梅關來到五嶺之南的粵東地區(qū)。閩粵四季常青,但人們同樣遵循四季輪回的規(guī)則。常青的樹木此時才交替換葉完畢,潮州西湖邊的白蘭花樹,葉腋里新開了一層層白玉色或象牙黃的花,精巧的小花仿佛牙雕似的。西南人叫它緬桂花,廣東人直接叫它白玉蘭。已經(jīng)是準備過端午了,潮州的大街小巷與路口,整齊排放著類似鐵皮柜模樣的柜臺,白天用于青菜與草藥交易,當?shù)厝瞬唤兴幉慕星嗖菟帯O奶靵砹?,五月古稱惡月,傳說的瘟疫將要流行,人們食艾食青草藥養(yǎng)生護生。客家人居多的潮州人說,每年端午來臨,地上的青草綠草,只要是風可以吹動的,都是可以食用,都是可以養(yǎng)生的。果然,我看見公園里來來往往、從山上下來的中年人與老年人,人人手持一把青草,有的是艾草,有的是與艾草相近的青蒿與亂蒿,這在我看來不能吃的,他們卻帶回家,做當?shù)刈钣忻陌L,還有用艾草煮粽子的。艾草入藥和入饌,孟詵在《食療本草》里說:干艾葉或濃煎艾葉,都可以治療金瘡、崩中與霍亂,能止胎漏?!按撼醪?,為干餅子,入生姜煎服,止瀉痢。三月三日,可采作煎,甚治冷。若患冷氣,取熟艾面裹作餛飩,可大如彈子許?!笨墒?,北方和中原人目前直接食艾草者不多,吃艾的風習流傳保留在南方了。
“呦呦鹿鳴,食野之蒿”。一歲大地錦繡,國人食蒿的儀式一以貫之,從中原地區(qū)拌面蒸白蒿,到南方人制作蒿子粑粑,再到嶺南食艾麹艾粽,不同地域,名字不同,吃蒿的口味相同且一脈相承。□丁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