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槍會是繼義和團運動失敗后,山東、河南、河北一帶農村出現(xiàn)的農民自保組織,是以使用的刀槍系以紅纓絡而得名。會員不用念經,只要給洪鈞老祖磕頭,腰帶紅兜兜,就可得到神靈保護,“刀槍不入”。
紅槍會以防匪盜、抗捐稅、反對洋人入侵為號召,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當時農民的利益。
應戰(zhàn)林介鈺
德縣紅槍會是山東紅槍會中發(fā)展比較早、影響比較大的一支。 1916年,面對軍閥割據(jù)和土匪四起,原德縣七區(qū)(今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袁橋鄉(xiāng))東王張屯村的張學武,仿照義和團的團規(guī)和組織形式,組建了紅槍會,自稱大師兄,命袁橋的范金玉為二師兄。隨后,方圓五十里以內的100多個村莊積極響應,各村紛紛設立壇場,抗稅抗捐,使袁橋和土橋一帶成為魯西北紅槍會活動的中心。
1926年8月4日,德縣縣長林介鈺林介鈺率一營兵力從德州來到袁橋,派人將紅槍會“佛堂”的大鼓砸毀,又捆綁了范金玉等5人。張學武聞訊后便擂鼓聚眾,一時間,北起桑園、東至德縣的各地紅槍會會員蜂擁而來,同林介鈺部展開激戰(zhàn)。最后林介鈺僅率少數(shù)殘兵突圍逃跑。范金玉追到邊臨鎮(zhèn),捉住了林介鈺,正要處決他的時候,邊臨鎮(zhèn)紅槍會頭目之一劉文元替林求情。林介鈺也磕頭求饒,答應豁免周圍村莊所欠的稅捐。范遂將其釋放。
林介鈺逃回德州,連夜到濟南向山東省省長、奉系軍閥重要頭目的張宗昌求援。張答應派兵鎮(zhèn)壓。林返回德州后,命令袁橋、邊臨鎮(zhèn)一帶的里、鄉(xiāng)長和王張屯村的劉希令等鄉(xiāng)紳,3天交出張學武的人頭。劉希令利用侄子劉洪訓與張學武的朋友關系,誘殺了張學武。林介鈺將張學武的頭顱懸掛于德州城門示眾。同時,張宗昌所派的徐源泉和賀文良兩支奉系軍隊也開進了袁橋一帶。
9月20日,徐部進攻袁橋時,先把隊伍埋伏在四周,然后冒充紅槍會擊鼓集合。當各村群眾紛紛前往時,中途遭到伏擊。21日,紅槍會在馬莊附近同賀文良部展開激戰(zhàn)。這一戰(zhàn)役,西至簸箕劉,東到邊臨鎮(zhèn),共有36個村莊的5000多間房屋被焚燒,被殺者達數(shù)百人。
攻打德州城
1937年10月,日本侵略軍占領德州并設立了偽政權。在民族危亡關頭,以崔志中為首的胡莊紅槍會,奮起反抗日本的侵略,使紅槍會的威名再次響徹魯西北大地。
崔志中(1899—1940),德州經濟開發(fā)區(qū)宋官屯鎮(zhèn)胡莊村人。 1937年底,他效仿20年代抗擊奉軍、保衛(wèi)家園的張學武,發(fā)動成立了以胡莊為中心的紅槍會組織。為了壯大紅槍會實力,崔志中主動去原七區(qū)的聯(lián)四莊(時莊、劉玉臺、張集、李明崗)與黃紗會(因紅槍會遭林介鈺鎮(zhèn)壓而改名稱,以刀槍系以黃纓絡為標志)取得聯(lián)系,訂立同盟,保證互應互助。
1938年10月,紅槍會制服了準備騷擾胡莊的日偽軍,迫使偽縣長張環(huán)橋答應不在紅槍會活動的村莊征夫、征糧。這時的日偽政權,既想消滅紅槍會,又怕將紅槍會推到八路軍一邊,也怕紅槍會之間實現(xiàn)大聯(lián)合。他們買通了田龍莊壇主張文祥,作為消滅紅槍會的內應。張環(huán)橋以偽縣長的名義約會崔志中,答應只要紅槍會與其簽訂嚴守中立的協(xié)議,皇軍和偽政權就會保證胡莊一帶的安全,約會地點為城東青龍橋,時間為1939年4月9日。收到信后,會員們都勸崔志中不要去。但崔志中堅持要去,他要為會員們爭取更多的應得利益。他們最后商定,崔志中照常赴會,但要大軍保護。如敵人無誠意,則將計就計打進城里。
4月9日一大早,紅槍會以“亮團”為名,組織2000余名會員,分三路直奔日偽占據(jù)下的州城而來。崔志中背著鋼刀,率領中路軍直奔青龍橋。北路由二師兄崔勝和率領,穿過鐵路,繞道小西門;南路由三師兄曲世田率領,先到柴市街,迂回至南門。當崔志中到達青龍橋時,只見東城門緊閉,橋面空無一人,崔志中頓感不妙,準備下令攻城。這時,柴市街已經槍彈如雨。崔志中馬上帶領中路人員殺向柴市街。原來,張環(huán)橋從陵縣調來的兩汽車日偽軍在柴市街東頭與南路紅槍會會員相遇。日偽軍首先對著紅槍會人員炮轟槍掃。已經走到柴市街西頭的隊員通過小巷返回街東頭,與趕來的中路軍一起對日偽軍形成了包圍之勢。敵人見勢不妙,紛紛棄車南逃。
柴市街的槍聲剛停,小西門的槍聲又響了起來。崔志中帶領中、南兩路人員,直接向南門發(fā)起進攻。南門守敵早已在此守候多時,見紅槍會會員走進伏擊圈,便開始亂槍射擊。崔志中揮舞鋼刀,指揮會員們冒著槍林彈雨向前沖殺。就在紅槍會的隊伍即將靠近南門時,崔志中不幸中彈。其北路也遭到了很大損失,崔勝和慘死在護城河內。曲世田目睹慘狀,不得不下令撤退。這次戰(zhàn)斗,紅槍會受創(chuàng)極其慘重。
分化與瓦解
就在紅槍會攻打德州城被鎮(zhèn)壓后,投靠日軍的張文祥到處煽風點火,說崔志中不識時務,老祖不佑,被殺是得到了應得的懲罰。張文祥重設新壇,繼續(xù)打著紅槍會的旗號。嗣后的紅槍會一心為日本人辦事,依仗許官屯據(jù)點為靠山,與八路軍為敵,殘殺抗日人員家屬。1946年德州解放以后,張文祥被判處死刑。
袁橋以東聯(lián)四莊的黃紗會,則在中國共產黨黨員劉子光、劉集中等人的努力下,使其性質發(fā)生了根本性的變化,成為革命的重要力量。他們在黃紗會中發(fā)展共產黨員,建立中共支部,將農村基層政權掌握在共產黨人的手中。他們還啟發(fā)大家破除迷信,把各村的黃紗會改成民兵聯(lián)防組織。
抗戰(zhàn)后期的三四年中,他們與八路軍取得聯(lián)系,將混進民兵中的奸細予以鏟除,并幾次打退日偽軍和慣匪強盜的進攻。解放戰(zhàn)爭中,他們積極打土豪分田地,多次粉碎惡霸地主與還鄉(xiāng)團的反攻,踴躍參加解放軍和開展支前工作。
德州解放后,由于黨和政府的宣傳以及科學知識的普及,人們的封建迷信意識逐漸削弱,再也不相信鬼神一類的神話,封建道會組織因此失去了賴以存在的群眾基礎,紅槍會也隨之徹底消亡。□本報特約撰稿人 張明福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