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修復的古南門遺址
老德州城墻
德州城的南門,內(nèi)外均為青磚砌成,高約十五六米,端莊宏偉。如果俯瞰,南門呈環(huán)形,中間是甕城,內(nèi)外兩道拱形的城門洞,呈南北向串置。南門的東西兩側(cè)與城墻相連。城墻外是護城河。
出南門約二三十米,是古吊橋處,上世紀四十年代時橋下河溝尚在,只是已用固定橋替代了吊橋,吊橋只是一個地名了。由吊橋向東,沿小路走數(shù)十米,有一眼井,下通地下泉源,泉水清澈可口,人稱甜水,常年不涸,南門附近的居民無不到此取水。今在此建白鴿亭,已不見井的蹤影了。
南門內(nèi),內(nèi)城門的東側(cè),有一道由東向西的唯一可登上南門的坡道,用青磚豎鋪而成,寬約十米,沒有臺階,坡度很小,馬馱物質(zhì)登上南門城頂并不困難,古稱“馬道”。
外城的上面有一座高大的廟宇三官廟,為“劉關張”之廟。來此拜謁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,常年香火繚繞。到了旱災、水災和蝗災年頭,這里更是人山人海。有一次集體來求雨的農(nóng)民,人多得已無法全登上南門,就在從南門到太平街之間的街道上朝著南門跪拜,其景蔚為壯觀。
縱觀南門內(nèi)外的道路兩側(cè),大都是商店門面(只有幾個大戶人家的大門開在路邊),布店、飯店、藥店、食品雜貨店、百貨店以及縫紉、制鞋、白鐵等手工作坊,十分齊全,與城外的太平街連在一起,是德州最繁華的街道了。到正月十五、八月十五,這里更是熱鬧非凡。特別是正月十五,沿街的店鋪紛紛掛出彩燈,許多彩燈下面掛著燈謎,引得眾人駐足觀賞猜謎。
南門,記錄了舊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。德州淪陷期間,南門城門口有持槍的日本兵站崗,進出南門的中國人都必須向日本人鞠躬。從登城的馬道,到三官廟的門口,到處都是乞討者,跪在地上向行人苦苦哀求。
南門,見證了德州人的光榮和驕傲。德州解放前,中共黨的地下組織十分活躍,與日偽進行了機智勇敢的斗爭。后來長輩向我講述他們在德州與敵人英勇斗爭的故事,至今令人難忘。德州解放前,離德州城幾華里以外,都是八路軍的根據(jù)地,敵偽所在的德州已是孤城。有一年四鄉(xiāng)的農(nóng)民紅槍會打到德州城下,日本人緊閉南門城門達三天之久,不敢出城半步。1946年解放德州時,我軍用三天時間殲滅了南門外的守敵,逼近南門城下。當時我軍沒有重型武器,單靠輕武器無法摧垮南門和城墻。后來知道,第三天夜里,一名董存瑞式的英雄戰(zhàn)士,手持炸藥包炸開了用工事堵住的南門。那天,少年的我與大人們一起徹夜未眠,記得當時已響了三天的槍聲突然停了下來,南門內(nèi)外一片寂靜,大約十分鐘吧,聽到轟然一聲巨響,緊接著聽到南門外的攻城戰(zhàn)士的歡呼聲、吶喊聲,再后來,槍聲在城內(nèi)響起,甚至在我家房頂上響起,巷戰(zhàn)開始了。事后知道,進入德州的第一支部隊,正是從南門攻入的。那些為解放德州而犧牲的一部分烈士們的遺體,埋葬在了南門外柴市街一直往東的藥王廟旁的一片荒地里。德州人民不會忘記他們。
南門,分享了德州人的欣喜和幸福。解放后不久,曾在大寺廣場召開市民大會,由市民直選市長。會后選民門沿著南門里街出南門時,個個笑容滿面,大聲地告訴路人,“市長選出來了”,“張應舉當市長了”。德州人民第一次享受這當家做主的幸福歡樂。當時德州青年積極參軍,正式建成了市大隊,后來編入解放軍,首戰(zhàn)解放濰縣的戰(zhàn)役,德州兵付出了重大的貢獻和犧牲。1949年建國時,德州全城一片歡騰,綿延數(shù)里的游行隊伍從南門通過,鑼鼓聲、口號聲,響徹云霄。到了夜晚,德州的鐵路工人游行隊伍來了,手持火把(用蘸機油的棉紗作為火種),把南門照耀得分外妖嬈。
隨著歷史的變遷,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,我又看到南門被拆的情景。南門,像是一位寬厚的長者,在完成了沉重的歷史使命之后,無怨無悔地走了?!踅鹨?/P>